东莞发布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 拟优化民办义务教育招生
4月25日,东莞市教育局召开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媒体沟通会,发布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今年在政策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优化,体现为“五个不变”和“一个优化”,即继续落实免试入学政策不变、继续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和网上报名不变、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待遇不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不变、民办学校入学方式保持不变;优化民办义务教育招生,对不具备学生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从以前的面向全市招生调整为面向区域招生。
全面推进阳光招生专项行动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部署安排,结合东莞市实际,今年东莞市招生工作以全面推进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为统领,全力确保招生工作阳光规范、公平公正。4月初,市教育局公开发布《阳光招生致家长一封信》,向全社会表明严肃招生纪律的鲜明态度,提醒和号召广大家长自觉抵制、共同防范违规招生行为,并公布违规招生投诉举报渠道,动员各界共同监督。市教育局还组织对全市各园区、镇(街道)教育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市直属学校书记、校长以及部分民办学校校长进行集体谈话,发放严肃招生纪律告知书,明确将严的要求贯穿招生入学各环节,杜绝违规招生。市教育局制作了3000份阳光招生宣传海报,公布市教育局和各镇街违规招生举报途径,派发给各镇街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属地民办学校、培训机构张贴,提醒家长防范招生诈骗,营造阳光招生良好氛围。还将结合招生工作推进,向各镇街教育管理部门、市直属学校、培训机构负责人等编发阳光招生警示短信,形成常态提醒。
市教育局今年还将继续组建“莞教先锋”招生入学党员志愿服务队,分别进企业、进学校、进“12345”,进一步做好阳光招生宣传答疑,优化招生入学政策服务。
招生政策总体保持稳定
继续落实免试入学政策不变。今年将继续严格执行免试入学有关规定和要求,严禁学校“掐尖招生”“提前招生”,广大家长如发现学校有“掐尖招生”“暗箱操作”行为的,请立即向属地教育部门举报,发现一起,将严惩一起。
继续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和网上报名不变。根据国家和省要求,东莞市从2020年起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统一管理,并建立了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以下简称“招生平台”),实现了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今年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起始年级招生将继续依托招生平台,实行同一时间段网上报名和公布录取结果。符合招生入学条件,今年要在东莞市入读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适龄儿童少年,均须在5月8日至14日期间登录招生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凡未经招生平台招录的学生不能入学和建立学籍。
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待遇不变。优才卡持有人子女享受与户籍生同等入学待遇。学生监护人暂未持有东莞市优才卡但符合相关条件的,可在5月底前,向工作所在镇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子女入学服务申请。
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不变。入学条件不变;入读公办学校方式不变;学位补贴标准不变,在东莞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非户籍学生,今年东莞市继续给予学位补贴,补贴标准为小学5000元/生/学年,初中6000元/生/学年(含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免费教科书补助),每学期开学后由教育部门和学校统一组织申领。
民办学校入学方式保持不变。今年民办学校的入学方式继续分为“提前批”入学、“电脑派位”入学和“补录”入学三种方式。“提前批”入学:主要包括“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长幼同校”“符合条件的小升初直升入学”以及“属地购买学位”三种类型学生入学。“电脑派位”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继续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录取,由学生自行填报志愿,市教育局根据每所民办学校的派位计划数,按学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电脑派位方式与去年保持不变,派位时间计划安排在7月3日。“补录”入学:继续分为“第一轮补录”和“第二轮补录”。“第一轮补录”由市教育局结合“电脑派位”注册后剩余学位数,对填报了“电脑派位”志愿,但未被任何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按派位号进行顺延补录。“第二轮补录”,对通过电脑派位和第一轮补录后,仍没有录取结果的学生,可自行联系有剩余学位的民办学校进行补录。
优化民办义务教育招生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工作要求,今年东莞市在兼顾学位供需平衡、维持招生秩序稳定的基础上,结合民办学校是否具备学生寄宿条件、学生入学实际需求等因素,对不具备学生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从以前的面向全市招生调整为面向区域招生,确定其电脑派位招生范围为学校所在镇街及接壤镇街,这些学校在电脑派位招生时只能接受上述区域范围内的学生填报入学志愿。这些学校在电脑派位和第一轮补录招生后如仍有空余学位,在第二轮补录时可面向全市招生。
其他具备学生寄宿条件的学校招生范围维持不变,仍可面向全市招生。无论东莞户籍学生,还是非东莞户籍学生,网上报名且初审通过的学生均可填报。
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教育选择机会,提高派位中签率,今年民办学校志愿个数从去年的3个志愿增加到今年的6个志愿。6个志愿中,学生可选择填报不超过3所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不超过3所面向区域招生的民办学校。6个志愿自由排序,各位家长可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规划志愿选择和排序。
此外,东莞市2022年已明确,逐步取消幼升小直升入学,2022年至2024年为过渡期,今年将全面取消幼升小直升入学。需入读民办学校一年级的幼儿家长可通过“电脑派位”方式申请入读民办学校。
文丨记者 余晓玲
-
-
4月25日,东莞市教育局召开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媒体沟通会,发布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今年在政策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优化,体现为“五个不变”和“一个优化”,即继续落实免试入学政策不变、继续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和网上报名不变、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待遇不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不变、民
2025-04-25 18:35:00
查看详情
-
-
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来肥城开展义务教育、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
【来源:肥城市人民政府_今日肥城】4月22—23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委副主任委员梁国典带领执法检查组来我市开展义务教育、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泰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程远军,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辛涛、副主任杜君河参加活动。执法检查组实地查看了肥城市实验小学、新城街道沙窝社区等现2025-04-25 14:29:00
查看详情
-
-
来源:【中国教育报】近日,张巷小学沸腾了,孩子们期盼已久的“魔法图书馆”正式落成。低年级的孩子抱着绘本席地而坐,指着图画叽叽喳喳讨论,高年级学生捧着《少年中国地理》,任思绪遨游在祖国山河的壮阔图景中,甚至有学生放学后仍舍不得离开。这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的乡村小学,全校270名学生,学校图书
2025-04-25 14:17:00
查看详情
-
-
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共谋发展良好愿景!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精心组织“家长进校园”活动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风含笑柳如烟。在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季节里,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第七届家长进校园活动月如期而至。这次活动旨在让家长沉浸式参与学校日常学习与活动,全面了解学校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校园文化,直观感受孩子的学习状态与成长轨迹,进而形成紧密的家校教育共识,推动“三引导”落地见效,构建校内外协同2025-04-25 11:23:00
查看详情
-
-
岳阳晚报4月24日讯(通讯员 彭葳苇)4月22日,平江县城北学校第一党支部组织东校区“五读法”项目组走进平江县三市镇三市小学,开展“五读法”送教下乡活动。此次活动聚焦“教—学—评一体化”改革,通过党员骨干教师示范课、专家讲座、城乡联研等形式,将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助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作为城北学校“
2025-04-24 21:27:00
查看详情
- 1 外交部回应中方破获菲律宾间谍案
- 2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促消费 惠民生”网民留言征集
- 3 新加坡媒体:“娃娃脸”不利于升职?
- 4 永顺县 “土特产”成金字招牌
- 5 受天气影响,崂山风景区、二龙山景区暂停开放
- 6 2名基层干部被不当问责,上级纪委督促纠正:不能让一般干部替领导受过!
- 7 湖北公开征集涉黑涉恶举报线索
- 8 莫兰特伤退,雷霆29分逆转灰熊拿到赛点
- 9 食品安全责任再压实,“双总监”能否成为“双保险”
- 10 果然财经|换帅!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车BU董事长
- 11 保罗:下个月就40岁了 我热爱篮球但也想陪伴家人
- 12 金价持续下跌!黄金饰品克价5天跌近50元
- 13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中心幼儿园小一班香椿鸡蛋饼食育活动小记
- 14 地铁站口占道经营 乘客进出不便
- 15 新城与“新人”:雄安一直是“第一选择”
- 1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市场3月总计成交26.99万亿元
- 2 张江高科一季度房地产业务销售金额9.39亿元 租金收入2.77亿元
- 3 巴西前总统科洛尔被捕
- 4 首月答卷亮出“南山速度”:“六个一”全链条赋能点燃湾区双创新引擎 | 南山半月谈
- 5 超1.2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消费效果明显
- 6 海报·一季度河北经济新数据新亮点|消费平稳向好焕发新活力
- 7 永春县第52期科级干部进修班走进杭州
- 8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云南多所学校获奖
- 9 京蒙消费帮扶2.0!“展销+体验+合作”模式让兴安好物直达首都餐桌
- 10 2025年全国物品编码工作座谈会召开
- 11 我国首次实现地月距离尺度卫星激光测距
- 12 俄罗斯官方证实:俄军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莫斯卡利克在汽车爆炸中身亡
- 13 东莞发布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 拟优化民办义务教育招生
- 14 福州人速看!数字峰会期间最新最全出行攻略!转发周知→
- 15 央媒看河南丨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在郑州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