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智能工具创作,人还是作者吗?丨法眼

城市AI全景图片数字科技城。(视觉中国|供图)
黑格尔曾言,“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性的”。
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们不断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展现出自身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作品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推进至智能化时代,人们即便不会绘画,仍然可以通过运用智能工具,实现用“文字生成图片或视频”的多种效果,极大丰富了人们的艺术生活和趣味活动。或许这样的活动只源于一时的好奇或兴趣,然而,一个严肃的问题——这样的创作活动是作品意义上的创作吗?人们利用智能工具创作时,还是作者吗?所谓的“创作者”享有著作权吗?
近年来,这一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争论颇多,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利赋予是否仍应秉持“人类作者中心主义”,以及智能工具究竟在人类社会中居于何种地位和作用,都成为关注焦点。这不仅对法律应如何应对技术发展提出挑战,同时也对人与智能工具、智能体之间究竟应如何协调自处,提出不少挑战。
几则案例的启示与疑问
世界范围内关于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属于作品,产生不少争论。
颇受瞩目的是,2023年11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全国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案。该案中,李先生利用人工智能软件,经过精心设计,生成了古风女子图“春风送来了温柔”,并分享至社交平台。刘女士未经许可,将该图用作自己文章的配图,同时还删除了署名水印。李先生认为其署名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被侵犯,刘女士则称自己发布原创诗文且无商业用途,不构成侵权。法院审理认为,涉案图片虽由 AI 软件生成,但李先生在选定模型、输入提示词、调整参数及多次修改完善过程中,投入诸多智力劳动,最终生成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图片。该图具备法律意义上的“智力成果”与“独创性”要件,可认定为作品,李先生享有著作权。刘女士未经许可使用图片并去除水印,侵害了李先生的相关权利。法院一审判决李先生享有图片著作权,刘女士应承担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应损失。此案中法院认可了人工智能生成图片的“作品”属性以及使用者的“创作者”身份,为同类案件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与中国案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近年来在类似案件中的态度起伏与转折。
在著名的Midjourney AI“名画”《太空歌剧院》申请版权保护案件中,2022年,艺术家杰森·艾伦运用人工智能工具Midjourney创作了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图片。这幅展现维多利亚时代礼服与未来太空元素碰撞歌剧场景的作品,在提交至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美术比赛后,斩获数字艺术/数字改编摄影类第一名。2023 年,艾伦尝试为《太空歌剧院》申请版权保护,却遭美国版权局驳回。版权局认为,该作品几乎完全由AI生成,单纯输入提示词不构成版权法所要求的“人类创作”,虽然该提示词本身可获版权保护,但最终生成的作品无法获得保护。艾伦对此不服,于2024年9月上诉,他强调其创作时长超100小时,历经六百余次提示词调整,Midjourney只是辅助工具,其创意构思和引导才是关键,不应因作品系由人工智能工具生成而被拒绝授予版权。目前,案件仍处于诉讼过程中,后续结果仍等待法院的进一步审理与判决。
无独有偶,美国版权局也在近年来多次拒绝人工智能生成图片的版权注册申请,包括利用DABUS系统生成的图像、利用Midjourney制作的插图漫画和图片等等。这些事件充分展现了AI作品版权认定的复杂性与争议性,也展现出美国版权局在版权登记时,也始终强调“人类创作”这一核心要素。
然而,在2025年1月,美国版权局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与版权的报告,其中明确了完全由人工智能生成素材构成的作品,在特定条件下可获得版权登记。同月,美国版权局首度授予完全由AI生成素材构成的作品“A Single Piece of American Cheese”的版权登记。这一事件颠覆了传统的“纯人工智能创作不保护”的原则,其核心在于创设“三阶创作力”标准,即版权申请者应通过“选择、协调、编排”人工智能素材,进而形成独创性表达。该作品可认定为受保护的汇编作品。在这些事件中,可见美国版权局一改往日观点,认可将人工智能创作纳入“人工干预导向”的权利客体范畴,这无疑是对人工智能创作发展趋势的一次正视。
这几则事件或给人们带来一定启示,即便是完全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作品,其中可能也包含人工干预成分,包含人的智力创造活动,故而可获得著作权层面的法律保护。但同时也提出疑问,作为人类普惠发展引擎之一的人工智能技术,究竟是赋予著作权保护更能惠及大众,还是无需赋权而更能惠及大众呢?这一问题尤值深思。

2025年4月22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湖北分会场启动仪式”在武汉举行。(视觉中国|供图)
赋予著作权并非最优选择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在“思想—表达”二分法下,法律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具有独创性的表达。美国版权法规定,作品是指以有形的表达形式固定下来的独创的智力成果。即作品应具有原创性、固定性、属于“表达”范畴。在这些定义中,无论是“独创(性)”还是“智力成果”的语词使用,均隐含和强调,可以作为“作者”的只能是人类。
从上述案件可以看出,能否赋予相应著作权,均在于法院是否认可人们利用人工智能创作工具时,仍然有人类的智力参与,这也成为问题判断的关键。其中不仅包括人类参与的“是”与“否”的问题,同时也包括人类参与程度和智力贡献程度的问题。例如,在有的趣闻中曾展现,一位人工智能编程工程师日常办公的电脑键盘,其只有三个键:“Ctrl”“C”“V”。可见,其日常编程可能也只是一个“复制”“粘贴”的过程。当然,我们还是相信绝大部分的编程工程师仍然还是投入了巨大的智力劳动。
在上述几个案件中,此前美国版权局拒绝登记的案件,实际上是采取了较为绝对的否认人类参与创作程度的态度,即只要主要依赖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作品,一律不认可其可构成作品。即便美国版权局于2025年1月对相关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进行了版权登记,但其也只是认为这些作品构成汇编作品,似乎与传统上承认的构成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品类型还存在不小差距。申言之,此种赋予著作权的做法多少有一些功利主义的倾向。
总体而言,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作品,即便是赋予相应著作权,但也很难认为,相应作品仍然体现出较强的人类创造力和贡献了较多的创意,即较难认为其仍然秉持“人类作者中心主义”。需要保持清醒的是,赋予著作权并非最优选择,从人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普惠发展的历史来看,不赋予著作权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犹如“双刃剑”
或许传统的劳动理论认为,只要付出劳动,在可能的范围内,就应当享有相应权益。然而,就主要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创作的“作品”而言,在并无相关技术辅助之前,这种大众化的创作实际上可能完全不存在。所谓的创作,则主要依赖于人类智慧,依赖于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故此,基本上可以判断,能对这种创作起决定作用的应当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利用技术进行创作之时,人类的贡献并不显著,甚至贡献较少。
从人类社会普惠发展角度而言,是否赋予著作权仍有待探讨。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之下,若人人皆为“作者”,同时,根据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增强社会安全性的监管要求,AI生成物之上均被要求标识为“AI生成物”,那么此种“作品”的数量将大大增加,其稀缺性和价值性也将大打折扣。这也与著作权法所要保护的“作品”的实质目的与要求也存在一定差距。相当程度上,可能也会对真正有创作欲望的作者失去激励。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便用户不断输出带有“人工智能生成”标记的文字记录或图画,也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人是一个作家或者画家,其自然也不会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当然,在个案中,若相关用户的智力投入确实较为可观,在产生相应利益冲突或诉讼之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认可用户享有相应著作权,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总体而言,我们并不否认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人工智能生成物可构成作品,为法律所保护,同时也坚持在作品创作方面的“人类作者中心主义”。但是,本文更想强调的是,与其从著作权角度探讨是否赋予人工智能生成物相应著作权,不如反过来从一种人类社会的普惠发展角度,并非特别关注是否赋予著作权,避免使之形成一种“权利壁垒”,反而更加关注是否能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增加更多泛娱乐化产品。这一点可能更具有实际意义,更加契合技术发展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愿景设想。
(作者姚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姚佳
责编 钱昊平
-
-
城市AI全景图片数字科技城。(视觉中国|供图)黑格尔曾言,“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性的”。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们不断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展现出自身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作品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推进至智能化时代,人们即便不会绘画,仍然可以通过运用智能工具,实现用“文字生成
2025-04-26 20:00:00
查看详情
-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物流运作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智慧化。图为在襄阳市樊城区好邻居生鲜物流中心,两台智能运送机器人在货物运送轨道上相遇后,按优先级先后通过。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摄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2025-04-26 08:23:00
查看详情
-
-
新华社洛杉矶4月24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医学会杂志》24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按照美国当前的麻疹疫苗接种率,未来25年美国可能新增超过85万例麻疹病例,麻疹可能再次流行。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运用模型评估了全美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传播状况,预测未来25年不同疫苗接种率情形下的传染病感染
2025-04-25 16:36:00
查看详情
-
-
美国高筑关税壁垒正引发多重经济危机。美联储理事24日警告称,若特朗普政府维持激进关税政策,企业裁员潮或致失业率飙升,不排除采取降息措施应对。与此同时,物价上涨令美国民众债务压力加剧,花店等本土小微产业也遭受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24日呼吁各国尽快解决贸易争端,避免系统性风险蔓延。01美官员警告:
2025-04-25 10:41:00
查看详情
-
-
4月初,美国对外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计划,挑起全球范围贸易战。这既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更与多边主义背道而驰。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如何坚定维护全球经贸秩序,本期特邀
2025-04-25 06:57:00
查看详情
- 1 外交部回应中方破获菲律宾间谍案
- 2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促消费 惠民生”网民留言征集
- 3 新加坡媒体:“娃娃脸”不利于升职?
- 4 永顺县 “土特产”成金字招牌
- 5 受天气影响,崂山风景区、二龙山景区暂停开放
- 6 2名基层干部被不当问责,上级纪委督促纠正:不能让一般干部替领导受过!
- 7 湖北公开征集涉黑涉恶举报线索
- 8 莫兰特伤退,雷霆29分逆转灰熊拿到赛点
- 9 食品安全责任再压实,“双总监”能否成为“双保险”
- 10 果然财经|换帅!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车BU董事长
- 11 保罗:下个月就40岁了 我热爱篮球但也想陪伴家人
- 12 金价持续下跌!黄金饰品克价5天跌近50元
- 13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中心幼儿园小一班香椿鸡蛋饼食育活动小记
- 14 雪豹穿行公路被撞死亡!野生动物“路杀”为何时有发生?
- 15 地铁站口占道经营 乘客进出不便
- 1 拉脱维亚里加:摩托车巡游
- 2 存养老钱,退实在税,深圳个人养老金开户520.18万户
- 3 利用智能工具创作,人还是作者吗?丨法眼
- 4 31省份一季度GDP出炉,排名有变,多项指标意想不到
- 5 果然视频·看天下|现场视频:俄总统普京会见美特使威特科夫
- 6 好吃好看又好逛!广州南沙五一推出多个活动等你来玩
- 7 北京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山区局地阵风可达8级
- 8 “十四五”以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累计下达边疆省区252亿元
- 9 中国矿产雄安总部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 10 伊朗外交部:伊方愿充当“调解人”,帮助缓解印巴紧张局势
- 11 喂,是国家安全机关吗?
- 12 特展来了!一起重回元代的杭州与泉州
- 13 “结婚+生娃”最高奖10万元!但这种情况,钱要被追回......
- 14 倒计时!中国电影华表奖20大关键词带你提前看
- 15 雪豹穿行公路被撞死亡!野生动物“路杀”为何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