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通知做笔录 去还是不去?本报邀请专家剖析拒不配合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电话联系群众
“10个人里总有一两个不来的,理由较多——怕诈骗、家里有事、担心留案底……”从警20余年的民警刘小明在受访时表示。刘小明是上饶市广信区公安局尊桥派出所所长,作为基层民警,他几乎每天都与老百姓打交道。
近日,记者采访多名一线办案民警得知,约两成群众在接到警方笔录通知后会选择拒绝配合。那么,警察打电话通知做笔录,不去行吗?不去的话,公安机关会采取哪些措施?去的话,公民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记者深入调查,带你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不配合
可能被强制传唤
2024年6月14日,海南省定安县的王某雄醉酒后驾驶无牌摩托车被民警查获。定安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多次依法传唤王某雄到案,但其拒不到案并隐匿行踪,最终被列为网上在逃人员。
景德镇市公安局珠山分局太白园派出所教导员吴剑表示,被公安机关传唤必须配合。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时,若该行为人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公安机关有权强制传唤。“若拒不配合,可能被‘上门请’,即强制传唤。”吴剑介绍。
配合
可拒绝回答无关问题
积极配合民警传唤的公民有哪些权利?刘小明介绍,公民可拒绝回答无关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询问人仅需如实回答与案件直接相关的问题,对无关问题可明确拒绝回答,公民可要求同步录音录像。若涉及无罪辩解或案件重大,可要求全程录音录像。此外,公民还有核对与修改笔录的权利。笔录签署前须逐页核对内容,对遗漏、错误可要求补充或更正。若记载与陈述不符,可拒绝签字捺印,并注明异议。
“接到警察电话通知去做笔录,很多人都有‘会不会留下案底?’的疑问。”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灵溪派出所民警金浩男告诉记者,法律上所称的案底特指“刑事犯罪记录”。根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公安机关办理犯罪记录查询工作规定》,只有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确认有罪的公民,才会产生犯罪记录。
据介绍,以下情形均不构成案底:配合公安机关制作询问笔录;接受治安调解并签署调解协议;被处以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防诈
擦亮眼睛辨别真假警察
“配合调查前,首先要擦亮眼睛,辨别是否为诈骗。”南昌市公安局经开分局下罗派出所民警吴沛驰介绍,民警不会在首次联系时就要求通过电话、QQ、微信制作笔录,或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存在这类情况的均为诈骗。
近日,安福县羊狮慕镇居民陈大娘接到自称某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的电话,称其涉嫌诈骗,需要她配合调查,否则将对其实施逮捕。为自证清白,陈大娘添加对方为微信好友,很快对方打来视频通话,并出示了“警官证”,要求陈大娘将存款转入“警方账户”,用于验证其存款是否为合法所得。陈大娘到银行转账时,民警赶来劝说:“你别着急转账,公安机关不会通过几通电话就轻易作出处罚。”
现实中,骗子会以“资金清查”“保证金”等名义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为了看起来更可信,骗子常通过社交软件发送虚假“警官证”“通缉令”“逮捕证”,或引导受骗人登录假网站查看“涉案信息”。
接到传唤电话,如何核实民警身份?景德镇市公安局珠山分局太白园派出所副所长张伟介绍,真警察会主动提供警号、告知派出所名称,公民可通过派出所公开电话回拨确认。真警察没有电话一键转接的“本事”,更不会提供其他执法人员的信息。若涉案,真警察不会要求当事人对家人保密,而骗子怕骗局被拆穿,会强调“案件涉密”,要求受害者不得告知亲友、不得接听其他电话。
“社区民警经常入户走访,一般会留下联系方式。”张伟说,若群众接到传唤电话,可以与自己熟悉的社区民警联系,以确认情况是否属实,也可以直接到附近的派出所核实。
区分
是普通通知还是传唤?
“接到民警要求去做笔录的电话,不用慌张。”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华生说,首先要区分什么是普通通知、什么是传唤。
黄华生表示,若电话内容涉及户籍管理、纠纷调解等行政服务,属于非强制性的普通通知,群众可提出远程配合或另约时间。涉及刑事案件或治安案件调查的,可能属于传唤程序,需以书面传唤或现场口头传唤为前提。涉及治安案件调查时,如邻里纠纷、轻微伤害等,可直接电话通知,不需要书面传唤证;涉及刑事案件,仅在紧急情况下(如嫌疑人可能逃匿、证据可能灭失)允许电话通知,但要在24小时内补办传唤证。
作为嫌疑人,民警会通过电话或书面方式传唤其到案。嫌疑人具有强制配合义务,无正当理由拒不到案可能被强制传唤甚至拘留。作为证人,若目击案件或掌握关键线索,会被民警传唤作证。作为受害人,民警需制作笔录固定证据,受害人配合调查有助于加快案件侦破和资金追回。
“在一些特殊场景下,也会触发传唤。”黄华生介绍,若是违法行为人被抓现行,警方会当场口头传唤。若其亲友或同事涉案,如共同犯罪、单位违法,可能被传唤协助调查。被警方通过技术手段锁定的可疑人员,可能被通知要求说明情况。
提醒
拒不到案可能失去自首机会
警察打电话通知做笔录,不去的话,可能丧失自首从宽的机会。
“若确实涉及案件,接到传唤电话,要把握自首机会。”黄华生介绍,首先要把握自首核心条件,确保到案前未被实际控制(如未被跟踪或布控),若当事人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且主动到案,即使办案机关已掌握部分证据,仍可能被认定为自首,从而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
记者查阅最高人民法院入库参考案例发现,在邢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中,邢某某伙同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一审法院判处邢某某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邢某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邢某某作为某工程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在二审阶段申请并完成企业合规整改工作。涉案企业完成合规整改,并通过第三方监管组织评估和验收。综合考虑邢某某到案自首、自愿认罪认罚、已补缴全部税款等情节,二审法院改判免予刑事处罚。
“对于有一些可能触犯了刑法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通知问话可能是一次自首机会。”黄华生介绍。自首过程中要如实供述,交代事实,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不影响自首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自首可减少基准刑的20%-40%,如犯罪较轻可免罚。如实供述已掌握罪行,可减少基准刑的10%-30%,具体幅度取决于供述的主动性和案件性质。
黄华生提醒,要避免因拒不到案被列为网上在逃人员或拘留,导致失去自首机会。(文/图 新法治报·赣法云 傅斯瑶 记者程呈)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
-
-
警察通知做笔录 去还是不去?本报邀请专家剖析拒不配合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电话联系群众 “10个人里总有一两个不来的,理由较多——怕诈骗、家里有事、担心留案底……”从警20余年的民警刘小明在受访时表示。刘小明是上饶市广信区公安局尊桥派出所所长,作为基层民警,他几乎每天都与老百姓打交道。 近日,记者采访多名一线办案民警得知,约两成群众在接到警方笔录通知后会选择拒绝配合。2025-04-23 11:25:00
查看详情
-
-
原标题:涉多个民生领域 这些广告内容将被严查“包治百病”的“神医”“神药”,“稳赚不赔”的金融理财,“保过”“包工作”的教育培训……各种“忽悠人”的广告乱象令消费者苦不堪言。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哪些广告内容将被严查?
2025-04-20 13:02:00
查看详情
-
-
下周上班时间有变!2025年劳动节4月27日(周日)上班5月1日(周四)至5日(周一)放假调休共5天所有收费公路免费通行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37号),收费公路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
2025-04-18 13:35:00
查看详情
-
-
扬子晚报网4月17日讯(通讯员 张玲玲 何清国 记者 朱鼎兆)下班无事,刷刷视频,突然,有个陌生小姐姐加你好友,更要命的是没聊几句,小姐姐竟然要求“裸聊”。一番诱惑之下,你脱去了衣服,没想到却陷入了骗子的圈套!4月16日,盱眙一男子就遭遇了这样的事,与其“裸聊”的小姐姐立马变了脸,向其敲诈3000块
2025-04-17 18:20:00
查看详情
-
-
为做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强化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切实提高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近日,秀川街道秀川社区联合秀川派出所开展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宣传活动。活动中,派出所民警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讲解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常见的校园欺凌有哪些表现、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校园欺凌等方面的知识,并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
2025-04-16 12:38:00
查看详情
- 1 外交部回应中方破获菲律宾间谍案
- 2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促消费 惠民生”网民留言征集
- 3 新加坡媒体:“娃娃脸”不利于升职?
- 4 永顺县 “土特产”成金字招牌
- 5 受天气影响,崂山风景区、二龙山景区暂停开放
- 6 2名基层干部被不当问责,上级纪委督促纠正:不能让一般干部替领导受过!
- 7 湖北公开征集涉黑涉恶举报线索
- 8 食品安全责任再压实,“双总监”能否成为“双保险”
- 9 果然财经|换帅!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车BU董事长
- 10 保罗:下个月就40岁了 我热爱篮球但也想陪伴家人
- 11 金价持续下跌!黄金饰品克价5天跌近50元
- 12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中心幼儿园小一班香椿鸡蛋饼食育活动小记
- 13 地铁站口占道经营 乘客进出不便
- 14 新城与“新人”:雄安一直是“第一选择”
- 15 重庆“卤鹅哥”有了新身份|多所高校发布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 1 全力冲刺!十堰公路统筹推进“迎国评”与路域环境整治
- 2 网上销售假冒片仔癀和安宫牛黄丸,两人被判刑
- 3 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思想纵横)
- 4 五一节,和人民照相馆一起找回“拍照”的仪式感
- 5 东莞市第四看守所拟下月开建,以解决超容羁押问题
- 6 刷屏时代,阅读该如何安放
- 7 金融赋能:助力经济供需再平衡与结构转型升级
- 8 广西同时出现干旱和洪涝?专家分析→
- 9 转作风 优环境 促发展|沧州项目建设跑出“新速度”
- 10 留坝为一线劳动者健康“护航”
- 11 6台货车被查!
- 12 警察通知做笔录 去还是不去?本报邀请专家剖析拒不配合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 13 蚂蚁森林连续9年“春种”,中国网友“手机种树”已达6亿棵
- 14 汉滨区:靠前服务破难题,专班护航“加速跑”
- 15 冷空气轮番上阵,多地气温开启“蹦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