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何以中国|走进古城读朱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1:34:00    

八闽大地的北麓,闽江上游的建溪之畔,藏着一座名为建瓯的古城。舒展历史的卷轴,它的辉煌往事跃然纸上。

福建省的省名,源自福州和建州。而建瓯,便是古建州治所地,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800多年的建县史,是福建最早建县的古邑之一。

建瓯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朱子在这里也留下了诸多印记。岁月流转至今,那些浸润朱子智慧的故事依然在建瓯的街巷间流转生辉。

今天,让我们循着朱子的足迹漫行城郭,在飞檐翘角与黛瓦流云间,走入朱子的世界。

建瓯有着悠久且醇厚的文化底蕴。图为建瓯鼓楼(资料图)。新华网发(魏剑生 摄)

启蒙之地

建瓯市博物馆南侧,有一片景观雅致的朱子公园。这座占地总面积约3.8万平方米的城市文化公园,包含了朱在亭、一鉴桥、环溪书院、建安郡文化长廊等一众特色建筑。这其中的环溪书院,是当地根据文献记载复刻还原而建。

建设中的朱子公园(资料图)。新华网发(魏剑生 摄)

将指针拨回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这一年,朱子的父亲朱松在彼时的建州城南环溪岸上,构筑了一座风雅而幽静的房舍,取名为环溪精舍。房屋于当年秋天落成,时年11岁的朱熹,此后跟随家人在此定居。在这里,朱熹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

环溪精舍既是朱熹的家,也是他接受私塾教育的学塾。在父亲的帮助下,朱熹经学和诗词修养突飞猛进,为后来的学术成就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绍兴十三年(1143年)三月,朱松因病英年早逝。临终前,朱松嘱咐朱熹拜师胡宪、刘勉之、刘子翚等人。这一年的秋天,朱熹跟随母亲迁往武夷。

科举印记

在建瓯老城中心,有一片正在修缮的府学景区,这其中便有正在全力复原的建州贡院。

建瓯古城导游全景图(局部)。复原中的建州贡院(研学中心)位于右上角,紧捱文庙。新华网发(建瓯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绍兴十七年(1147年),18岁的朱熹带着母亲与老师们的期望,回到建州贡院参加州试。

州试,也叫解试,因在秋天开考,又称秋试。在宋代的科举中,这是通往仕途的第一个重要考试。

当年,朱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州试。建州贡院的主考官蔡兹评阅其试卷,禁不住赞叹道:“吾取中一后生,三篇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作为一个硬核学霸,朱熹于州试后的第二年,赴京城临安参加礼部省试,之后又顺利通过殿试,最终以第五甲第九十人的成绩上榜,赐同进士出身,从此走上仕途。

理学重生

建瓯市理学文化街区的磨房前路,有一栋名为“建安书院”的传统建筑。这座有着近800年历史的书院,是在朱熹去世之后,中国用以公开奉祀朱子和传播朱子理学的第一所书院。

建安书院大门。新华网发(魏剑生 摄)

朱熹的一生中,仕宦经历并不长,其余时间皆在游学、讲学、著述。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身陷党争的朱熹与世长辞。

朱熹死后获得昭雪,谥号为“文”。时光悠悠,转眼到了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宋理宗御书匾额,在建州赐建“建安书院”,理学在此之后首次以朝廷名义向社会公开传播。

建安书院明伦堂。新华网发(葛悦月 摄)

此后的近800年间,建安书院几经兴废。2023年11月,建瓯市委、市政府为复兴“理学名城”的文化荣光,在宋代原址上,重建建安书院。

2024年10月,建安书院重新对世人开放。

精神图腾

在建瓯市的磨房前路,除了建安书院之外,还有两座现代复建的古建筑,与朱子有着极深的渊源。它们便是朱文公祠和五经博士府。

朱文公祠航拍图。新华网发(葛悦月 摄)

这三座建筑被当地人称作“三朱”建筑群,是朱子理学符号的文化象征。

朱熹对建州有着浓浓的情愫。弥留之际,朱熹嘱咐长房子孙需有一脉在府城落籍。朱熹去世后,他的后人谨遵祖训,世居建瓯,开枝散叶。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宋理宗准奏在建州钦建朱文公祠,是为朱子祖庙,开启朱子家祭先河。

明景泰六年(1455年),朝廷以朱子“有功于世”,钦授朱熹嫡长九世孙朱梴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并赐建五经博士府,由此开启每年春秋官祭朱子大典。

五经博士府航拍图。新华网发(林静琦 摄)

如今的建瓯朱庙朱府,已成为世界朱子后裔和朱氏家族的精神家园和祭祖朝圣之地。

当晨曦漫过朱子公园的檐角,当暮色浸染“三朱”建筑群的石阶,那些被岁月打磨的祠堂碑刻、书院匾额,不仅是历史的存档,更是当代人触摸朱子理学精髓的载体。

建安书院航拍图。新华网发(葛悦月 摄)

建瓯举办朱子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浸润在朱子文化之中。新华网发(葛悦月 摄)

行走在建瓯,朱子文化不再是泛黄的典籍,而是活化于街巷阡陌的一座座建筑实物。如今的建瓯,正以“理学名城”的姿态续写着与朱子穿越时空的奇妙缘分。

这座古城展开怀抱,邀请每个到访者成为朱子文化的解读者与传承者,在山水与人文的交响中,聆听跨越时空的智慧回响。

策划:万方 王子晖 敖春磊

执行策划:袁晗 程立葳

文字:刘默涵 张敏彦

新华网新闻中心

新华网福建频道

联合出品

来源: 新华网客户端

相关文章
何以中国|走进古城读朱子

何以中国|走进古城读朱子

八闽大地的北麓,闽江上游的建溪之畔,藏着一座名为建瓯的古城。舒展历史的卷轴,它的辉煌往事跃然纸上。福建省的省名,源自福州和建州。而建瓯,便是古建州治所地,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800多年的建县史,是福建最早建县的古邑之一。建瓯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朱子在这里也留下了诸多印记。岁月流转至今,那些浸

2025-04-22 11:34:00

查看详情
朗朗书声穿越千年 “解码”山西书院阅读特展

朗朗书声穿越千年 “解码”山西书院阅读特展

白鹿踏云,岳麓听松,嵩阳观雪,应天揽月,“四大书院”美名传承至今。若提及山西书院,便是雅士云集,领一时风骚。书院的古墙旧瓦,如今多已湮于尘烟。不必遗憾,4月23日至25日,于“山右风雅——山西书院阅读特展”中,一起来“听”融入中华文化血脉的朗朗书声。作为“锦绣千年 弦歌不辍——中国书院里的阅读”展览

2025-04-21 19:35:00

查看详情
文化周刊•长镜头|做终身学习者,从阅读开始

文化周刊•长镜头|做终身学习者,从阅读开始

1月25日,石家庄市石美集城市微度假中心3号馆的石美书殿内,小朋友在翻阅书籍。(河北日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当今快节奏时代,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保持思维活力、抵御认知退化的关键能力。人们也愈发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密码,更是构建学习型社会

2025-04-18 08:30:00

查看详情
央视甄选!种草这些“南平味道”→

央视甄选!种草这些“南平味道”→

13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三餐四季》福建篇,从“福州”到“建州”,介绍福州、南平两地的美食与人文。《三餐四季》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商务部联合摄制,央视综合频道制作的大型美食文旅季播节目。以美食为引,节目邀请总台主持人和文艺界嘉宾以及文化学者等组成“寻味团”,每期探索一省(区)两地,共同探寻中国人

2025-04-14 16:14:00

查看详情
今晚请抬头,“年度最大蛾眉月”来了

今晚请抬头,“年度最大蛾眉月”来了

新京报讯 据新华网消息,4月1日将迎来本年度最大的一弯蛾眉月。如果天气晴好,傍晚日落后至月落前,公众能看到一弯似柳叶新裁般的月亮悬挂夜空,这也是本年度最大的蛾眉月。公众可选择日落时分,向西南方向观测,此时月亮较为明亮,即使在城市中也能看到。编辑 樊一婧

2025-04-01 13:19: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