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川江油一洞穴发现多根“半人高”冰柱?专家回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0:24:00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图据受访者


近日,网友“空心汤圆”发帖称,自己徒步过程中,在绵阳江油大屋基一个洞穴里,往洞内走十多米,发现了许多冰柱子。



“海拔大约1960米,洞外面大太阳,没想到进去十几米就有大冰柱,有水流结冰痕迹,真是感慨。”她告诉记者,当时大约是4月19日下午2点过,走进洞穴看到的冰柱大约半人高。


洞穴内怎么会有冰柱子?记者联系上四川省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所副所长、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李忠东,在看了网帖的信息后,他分析,这个洞穴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从海拔位置来看,现在洞中有冰也算正常。但不排除它可能是一个‘夏冰洞’的情况。”李忠东说,由于现在获得的信息很少,能够看到的就是几个冰柱子,而且夏天尚未真正到来,还无法判断它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夏冰洞’。


“如果真是罕见的‘夏冰洞’,那么价值将非常高。”李忠东建议,当地政府可以组织人员再进行探洞,继续了解。



李忠东介绍,在地质旅游上,“夏冰洞”十分特别,属于非常罕见的景观,是由特殊洞穴结构和特殊的气候环境形成的。


“夏冰洞”和传统冰洞具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冰洞”就是指冰川内部的空洞。而“夏冰洞”一般是指喀斯特溶洞,因为特殊结构,如洞口比洞底高而形成的口袋状,能够更好的保温,在洞内形成夏季结冰的奇观。


从专业上看,“夏冰洞”的形成一般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由滴水结冰而成。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滴水成冰,由于洞穴内特殊的保温结构,温度较为稳定,不易融化,形成一些冰柱,持续到夏天都存在于洞中。


还有一种情况,主要和地表水的渗透原因有关。在冬天,地表水结冰无法流动,到了夏季,温度变高,地表水渗透进入溶洞,由于洞穴内的特殊结构,使得洞内温度较低。渗透的地表水再滴落下来,受气温影响便成了冰柱,也形成了“夏冰洞”的奇观。



“当然,第二种情况的‘夏冰洞’是比较少的。”李忠东说,在中国,比较著名的“夏冰洞”奇观有两处。一处位于山西省宁武县一处山顶面,是由国土资源部2005年批准的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被当地百姓称作“万年冰洞”。另一处就在四川的邻居——重庆巫溪红池坝高山草场原始森林内。


在网帖中,有网友称,把洞穴内的冰柱取出化水喝。作为地质学者,李忠东并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冰柱是由水形成的,地表水的水质如果存在污染等情况的话,可能存在危害健康的风险。”李忠东说。

编辑 唐维灿
责编 丁 伟
审核 梁 波

点亮,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
四川江油一洞穴发现多根“半人高”冰柱?专家回应

四川江油一洞穴发现多根“半人高”冰柱?专家回应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图据受访者近日,网友“空心汤圆”发帖称,自己徒步过程中,在绵阳江油大屋基一个洞穴里,往洞内走十多米,发现了许多冰柱子。“海拔大约1960米,洞外面大太阳,没想到进去十几米就有大冰柱,有水流结冰痕迹,真是感慨。”她告诉记者,当时大约是4月19日下午2点过,走进洞穴看到的冰柱大约半

2025-04-26 00:24:00

查看详情
最新公示,事关胜利南路南延

最新公示,事关胜利南路南延

胜利南路南延工程(一期)选址意见的批前公示  建设单位:烟台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项目名称:胜利南路南延工程(一期)  项目位置:芝罘区、莱山区  建设规模:该项目用地应控制在18.1267公顷以内,总长约4.2公里。  现就项目的规划选址意见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2025年

2025-04-20 11:07:00

查看详情
国铁集团:铁路五一假期运输自4月29日开始,火车票已开售

国铁集团:铁路五一假期运输自4月29日开始,火车票已开售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铁路五一假期运输自4月29日至5月6日,为期8天,预计客流最高峰为5月1日,假期运输首日火车票15日开始发售。今年五一假期,旅客探亲、旅游、踏青等出行意愿强烈,预计铁路客流将呈现良好增长态势。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心制定五一假期铁路运输方案,科学

2025-04-15 17:25:00

查看详情
贵州遵义发现4.8亿年“地下水晶宫”

贵州遵义发现4.8亿年“地下水晶宫”

近日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奥陶纪白云岩山脉深处一条为农业灌溉开凿的引水涵洞意外揭开了掩埋4.8亿年地层下的秘境探险队员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洞穴内科考。新华社发(赵揭宇 摄)探险队员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洞穴内科考。新华社发(赵揭宇 摄)“这是藏在4.8亿年奥陶纪地层里的洞穴”中国地质学会洞

2025-04-12 15:11:00

查看详情
腾飞之城|新航翼诞生记——T3B航站楼建设背后的故事

腾飞之城|新航翼诞生记——T3B航站楼建设背后的故事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黄乔 龙帆 齐岚森 实习生 马厚雪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3公里,有一个朴素的小四合院,这里是机场建设指挥部所在地;指挥部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扩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殷德俊。殷德俊(左)。他和机场建设者们已在这里坚守5年,见证并主导了T3B航站楼从规划到拔地而起的

2025-04-09 11:14:0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