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报告建议城市开放更多公共绿地空间,展现绿地健康效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1:08:00    

我国城市建设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时代,城市绿地逐渐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研究发现,居住区内部蓝绿空间对提升城市居民健康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12日,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4)》(下称《中国健康报告》)《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4)》(下称《北京健康报告》)建议,结合城市开放更多的公共绿地空间,以更好地展现绿地的健康效益。

《中国健康报告》指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在20年间增长了30%,照此趋势,我国的城市化率将在2030年前超过70%,解决城市的健康问题对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人口过度增长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会带来城市病,如产业和交通发展产生的环境污染、高密度城市建设带来的人口拥挤和人地矛盾激化等,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城市人群往往接触不到自然与绿地,缺乏运动和社交,在室内久坐办公,肥胖、焦虑、睡眠困难等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症状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中国健康报告》称,居住区蓝绿空间数量和居住区周边蓝绿空间可达性与居民健康显著相关,居住区绿地建设应在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的前提下增设水体景观;需更多关注蓝绿空间分布的公平性与可达性。

摄影/章轲

专家表示,水体景观的营建对各维度健康和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提升,建议在建设和更新居住区蓝绿空间的过程中,在满足绿化覆盖率超过30%这一条件下增设一定面积的景观水体,这将显著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尤其是提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其次,居住区蓝绿空间设计应该注重增强社区归属感,以营建交往空间为功能导向,增加社交健康效益。

《中国健康报告》表示,居住区周边绿地空间的可达性是显著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蓝色空间的可达性主要影响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城市绿地的更新建设可以尽量结合自然水域,营造更多的滨河开放空间,丰富居民景观空间体验。

《北京健康报告》表示,北京市需要加强系统治理,保护山水自然生态本底,夯实花园城市生态基底,增强生态安全韧性;扩容城市绿量,持续增加城市绿色空间规模,提高城乡生态服务品质;彰显首都特色,建设生态文化风景廊道,复合生态连通、通风走廊、城市绿道等多种功能;强化首都定位,塑造首都特色花园式功能区,打造便捷舒适的花园生活街区;以“公园+”增进与时俱进的民生福祉,建设花园式公共空间。

相关文章
一起来做鹅颈操

一起来做鹅颈操

健康知识多一点(152)栏目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 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主办

2025-04-18 14:54:00

查看详情
枕温水瓶能治颈椎病?

枕温水瓶能治颈椎病?

健康知识多一点(155)栏目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 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主办

2025-04-18 14:53:00

查看详情
一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

一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上海站)直播带岗招聘。受访单位供图招聘活动现场来自深圳的机器人。吕诗俊 摄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梦想和城市,双向拥抱。4月13—14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双城记”——广东省以深圳为主力,携751家企业、3.5万个优质岗位跨越千里而

2025-04-18 10:12:00

查看详情
快讯| 2025福布斯中国新零售产业创新与投融资系列活动在长沙举行

快讯| 2025福布斯中国新零售产业创新与投融资系列活动在长沙举行

华声在线4月18日讯(记者 张福芳 赵志高 范远志)刚刚,2025福布斯中国新零售产业创新与投融资系列活动开幕式在长沙举行。该活动是长沙市提振消费十大行动方案之“首发经济引育集聚行动”专项重要活动。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张健,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武传亮等领导出席。4月18日,2025福布

2025-04-18 09:55:00

查看详情
武汉东湖躺椅走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公共空间?

武汉东湖躺椅走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公共空间?

□陆玄同近日,武汉东湖听涛景区16张普通躺椅的意外走红,成为一场城市公共空间认知的全民启蒙。没有标语、没有围栏,仅以错落石砖为琴键、以桂花树为屏障的设计,让游客在涛声与鸟鸣中躺下便“不想离开”。这不由地让人思考,在城市竞争从“拼经济”逐渐转向“拼幸福”的路线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设施

2025-04-17 15:41:00

查看详情